“充电宝、保温杯、打火机、‘动态’T恤、裤子……个性化定制改装各种日常用品。”这是手机维修工卢某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动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然而,就因为“高超”的改装手艺,卢某被抓了。就在日前,经拱墅区检察院提起公诉,被告人张某、卢某被判了刑,涉案财物也被全部没收。
有求必应
手机维修工为“特殊顾客”提供定制服务
2021年10月,卢某来杭务工,在张某的手机店里做学徒。慢慢地,除了正常的电子设备维修外,张某将一些有“特殊需求”客户的手机交给他“处理”。
简单说来就是在原本放SIM卡的卡槽位置安装一个微型摄像头,可以让手机通过侧面小孔进行拍摄。
加装“针孔摄像头”的改装手机
刚开始,卢某也感到奇怪:为什么好好的手机摄像头不用,非要在侧面加个“针孔”摄像头?
在和客户的交谈中,卢某得知了其中原委,原来,这些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“赌客”,他们利用侧面针孔摄像头可以进行伪装、观察,从而达到“出老千”的目的。而另外一些人,则是进行不正当的密拍。
手艺高超
维修学徒决定单飞
半年里,卢某和程某、江某等人(另案处理)协助张某改装手机两百余部。
“既然手机可以改装,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能改?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2022年7月,卢某准备“单飞”。
他先在网上购买高速镜头、主板、遥控器等配件,将摄像头安装到帽子、T恤衫、充电宝、打火机等用品中进行兜售,并在微信等社交平台提供“个性化定制”服务,即根据客户需求在日常用品上安装摄像头。
“改装”后的烟盒、打火机、保温杯和遥控装备
没想到,正想大干一场的卢某很快就被警方盯上。仅一个月不到,2022年8月,卢某就被警方抓获。
在卢某的住所中,警方还发现了未完成安装的打火机、烟盒保温杯等,这些原本普通的日常用品正被改装成偷拍设备。
“这些日常用品经过一番精心伪装后,就摇身一变成了价值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拍摄设备,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、拍摄收集信息,严重威胁公民的个人隐私安全。”承办检察官说,因此,生产、销售和使用“针孔摄像头”均属于违法行为。
经审查,被告人张某、卢某未经批准,非法生产并向他人销售窃照专用器材,其行为已触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三条之规定,应当以非法生产、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经法院审理,被告人张某、卢某均被判刑,涉案财物被全部没收。
法条链接: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,非法生产、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,非法使用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,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